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黏膜损伤:糜烂性胃炎是胃内壁黏膜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表层损伤,不会穿透到肌层。与胃溃疡相比,其损伤程度较轻。
2.症状表现:患者常常会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也可能会出现轻微出血,导致黑便或呕血。
3.发病因素:引发糜烂性胃炎的原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感染幽门螺杆菌、饮酒过量以及精神压力大等。
4.诊断方法:确诊一般需要通过胃镜检查,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具体状态和损伤范围。
5.治疗措施:治疗通常包括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以及针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治疗。也需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调节饮食结构。
糜烂性胃炎虽然听起来严重,但其损伤多为表浅性,经过适当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大多数患者能较快恢复。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