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临床表现:
70%以上患者会出现突发且持续加重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可伴有向背部放射的特点。
可观察到明显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有发热、黄疸等症状。
10%-20%的病例可能出现皮肤表现,如腹部或侧腹部出现青紫(Cullen征、Grey-Turner征),提示严重出血或坏死。
2.实验室检查:
血清胰酶水平显著升高(如淀粉酶和脂肪酶),一般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但这并非绝对指标。
血红蛋白下降明显,伴随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提示内出血。
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可显著升高,通常超过150mg/L。
血糖升高、低钙血症、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亦较为常见。
3.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是诊断的首选工具,增强CT显示胰腺区不均匀密度改变,可能有胰腺坏死及周围包裹液体积聚。
MRI可以更清晰地评估胰腺组织结构变化和胆管病变情况。
超声可作为初筛手段,但对明确诊断价值有限。
4.其他辅助诊断:
腹腔穿刺液中发现血性渗出液支持诊断。
根据修订版亚特兰大分类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证据得出最终诊断。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腹症,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应及时展开治疗以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