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如果视力受损主要是由于屈光不正导致,且眼部结构无其他病理性改变,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或接受手术矫正,如激光治疗、晶体植入术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
2.白内障:如果长期视力下降由白内障引起,通过现代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可以显著提高视力。即使病程较长,只要眼底及视神经仍然健康,术后效果通常良好。
3.青光眼:青光眼导致的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不可逆损伤有关。如果已经失明或视野大面积缺损,恢复可能性极低,但早期干预如降低眼压可以延缓病程。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甚至出血、脱离。对于这种情况,如果积极治疗基础病因,并结合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方法,可阻止进一步恶化,但恢复视力取决于病情早晚和严重程度。
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程长、累及中央视力的黄斑区病变,尤其湿性类型,恢复难度较大。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可延缓进展,但完全恢复有限。
6.视神经损伤:视神经断裂、萎缩或长期缺氧缺血导致的损伤,大多为不可逆。但正在研究中的视神经再生技术或干细胞治疗可能为未来提供希望。
7.角膜疾病:如果视力损害源自角膜混浊如圆锥角膜、感染性溃疡瘢痕等,角膜移植手术可能恢复部分视力;然而是否成功还需考虑供体质量及术后并发症。
针对长期视力受损,需首先明确病因,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一些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或辅助器械改善的情况,应尽早采取行动以避免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