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抗病毒作用: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研究表明,长期抑制病毒复制能够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率。
2.降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通过抑制病毒载量,干扰素能有效降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据统计,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使肝硬化的进展率降低至30%以下,而这直接关系到肝癌发生的风险。
3.长期疗效的验证: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接受干扰素治疗并实现病毒学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其肝癌的发生率较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显著下降。部分研究显示,完成治疗后的5年内,肝癌风险可降低约20%-50%。
4.个体差异因素:不同个体对干扰素的响应存在差异。基因多态性、起始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等因素均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医师会根据个体具体情况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在降低肝癌风险方面具有明确的效果。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