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是否会导致瘫痪

2025-01-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长期卧床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瘫痪,但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间接增加瘫痪风险。

1.肌肉萎缩:长时间缺乏活动会导致肌肉逐渐萎缩、无力,进而削弱身体的自主运动能力。这种情况在卧床数周后开始显现,严重则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丧失。

2.关节僵硬:长期不活动会使关节失去灵活性,导致僵硬和疼痛,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关节拘缩可能在数周内出现,需要物理治疗来缓解。

3.压疮:长期卧床者容易因持续压迫某些部位形成压疮,这不仅是局部皮肤问题,还可导致更深层组织损伤,并可能伴随感染。

4.血栓形成:身体长时间不动时,血液循环减慢,特别是在下肢。这种情况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合并症。

5.骨质疏松:缺乏负重活动和阳光照射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

维持适当的运动和姿势变换对于长期卧床的人群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合适的床垫和护理来减少相关风险。定期医疗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