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准备
进行肠道清洁,包括服用泻药或灌肠以确保直肠没有粪便残留。
通过肠镜、磁共振成像或超声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
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例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排除手术禁忌症。
2.麻醉与体位
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以减少手术期间的不适和疼痛。
通常将患者置于截石位或俯卧位,根据病变位置决定手术操作方向。
3.手术实施
手术方式包括经肛切除或经腹切除。
a.经肛切除:适用于病变较表浅或局限于直肠下段的情况,通过肛门直接进入手术区域。
b.经腹切除:适用于病变较深、范围较大或伴有其他并发症时,需通过打开腹腔进入直肠。
确定病灶位置后,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直肠壁结构,避免过多出血和神经损伤。
如果病灶累及周围血管,可使用电凝或缝扎技术控制出血。
4.闭合与修复
彻底止血后,对切除部位进行缝合或重建直肠完整性。必要时放置引流管以排出术后渗液,预防感染。
5.术后处理
转入恢复室监测生命体征,待苏醒平稳后送回普通病房。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逐步恢复进食、活动。
手术过程中重点在于保护直肠及周边器官,避免留下功能性障碍。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