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FIT是一种无创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成分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这种方法方便、安全,但如果结果呈阳性,仍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
2.多靶点粪便DNA检测
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与结直肠癌相关的DNA突变及血红蛋白成分,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这种方法适合无法耐受侵入性检查的高龄患者,但其费用较高。
3.CT结肠成像(虚拟肠镜)
CT结肠成像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结肠内部影像,可用于筛查大于6毫米的息肉或肿瘤。此方法非侵入性,但需要在检查前清洁肠道,且对小病灶的发现能力有限。
4.双对比钡剂灌肠检查
通过向肠道注入钡剂并拍摄X光影像,观察结肠内的形态变化,用于检查大病灶。这种方法目前应用相对较少,且灵敏度不如其他手段。
5.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某些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标志物,如癌胚抗原,可作为辅助工具。但这一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无论选择何种筛查方式,都应根据医生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检测计划。同时,保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定期随访,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