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肝脏负担增加: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例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药物,可能会升高总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水平。
2.药物代谢途径:一些抗病毒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如果这些药物抑制了与胆红素代谢相关的酶系(如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可能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
3.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病毒药物在罕见情况下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从而间接导致胆红素升高,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所致。
4.特殊药物注意:例如,某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茚地那韦可导致黄疸,这是因为它们可能干扰胆红素的排泄。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和肝功能,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变化。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如出现皮肤或眼睛变黄等症状,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