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B超检查:通过腹部或泌尿系统超声,可以观察输尿管及相关器官(如肾脏、膀胱)的形态及异常情况。特别适用于判断输尿管扩张、结石阻塞或者上游积水等问题。
2.X线造影:包括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性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是通过注射对比剂后拍摄X线,用于观察整个尿路的解剖和功能;逆行性尿路造影则是将对比剂通过导管直接注入输尿管,用于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的具体病变。
3.CT扫描:尤其是泌尿系统CT平扫或增强扫描,对于检测输尿管结石、狭窄、肿瘤和炎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些特殊类型的CT(如螺旋CT)还可以重建三维图像,便于全面评估。
4.核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明确输尿管肿瘤、先天性异常等情况。不使用放射线,适合孕妇或需要避免辐射的人群。
5.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尿路,包括输尿管开口、内部黏膜以及是否有病变,具有直观优势,同时可在观察时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
6.尿液检查:虽然不能直接评价输尿管,但通过尿液分析可发现潜在的问题,如血尿可能提示结石、感染或肿瘤,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感染。
7.同位素检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肾脏与输尿管的功能状况,例如肾动态显像可以评估输尿管梗阻对肾功能的影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以确保诊断准确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或辐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