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判断肺结节的性质:肺结节可分为良性与恶性。大部分良性结节不需治疗,常由炎症、感染或瘢痕形成引起。通过影像学检查、病史分析和必要时活检,可判断其性质。如果影像学表明结节边缘光滑、无钙化或稳定存在超过两年,往往是良性。
2.肺结节的大小和生长速度:一般认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低,可以采取“低剂量胸部CT”动态观察,每6到12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年没有变化即可停止随访。直径在8毫米以上或短时间内增大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升高,需进一步评估或手术。
3.恶性或疑似恶性处理:对于形态不规则、有毛刺、伴有空洞或其他高危特征的结节,应尽快通过PET-CT、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明确诊断。若确诊为恶性,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选择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患者则视具体情况进行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4.其他辅助考虑因素: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及功能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方案。例如,高龄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手术,而需选择微创或保守治疗。
肺结节的处理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计划,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早发现对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