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性质:肺结节一般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部肺部组织密度增高影像,常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根据统计,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例如炎症性肉芽肿、错构瘤等。但约1%-12%的肺结节可能存在恶性倾向,如原发性肺癌或转移性肿瘤。
2.恶性风险的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及生长速度与恶性可能性密切相关。如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通常较低,仅约0%-1%;而直径超过20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可高达50%。不规则边缘、多叶状或伴有毛刺征的结节更需警惕。
3.动态观察的意义:单次影像检查难以全面评估结节的变化趋势。而通过遵循规范的随访周期(如每3个月至6个月复查一次CT),可以准确判断结节是否出现生长、形态改变或新生钙化等特征。这种方式能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降低漏诊或误诊的风险。
4.避免过度干预:对于稳定、不增长的良性结节,通过规律随访即可确保安全,无需进行侵入性检查或手术。而如果结节快速生长或表现出恶性特征,则需及时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
肺结节并非一定代表严重问题,但动态监测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保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