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盆段占位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

2025-03-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盆段占位的形成原因可能涉及多种疾病及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肿瘤性病变、良性病变以及炎症感染等因素。

1.肿瘤性病变

(1)输尿管原发肿瘤:常见为移行细胞癌,占泌尿系统上皮肿瘤的约5%-10%,多见于中老年人。

(2)转移性肿瘤:临近器官(如膀胱、前列腺、子宫或卵巢等)恶性肿瘤发生浸润或转移至输尿管导致局部占位。

2.良性病变

(1)输尿管息肉:属于非肿瘤性、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多见于青壮年,其发病率相对较低。

(2)结石嵌顿:长期输尿管结石引起局部慢性刺激及狭窄,可表现为影像学上类似占位的改变。

3.炎症和感染

(1)结核:泌尿系统结核可导致输尿管壁增厚、纤维化及假性占位。

(2)其他慢性炎症:例如反复的感染性尿路炎症可能诱发输尿管狭窄甚至局部肿块样改变。

4.外部压迫及其他原因

(1)周围器官解剖异常:如淋巴结肿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通过外压影响输尿管的形态和功能。

(2)先天性畸形:如输尿管囊肿或重复输尿管等结构异常,也可能表现为盆段特殊改变。

一旦发现输尿管盆段占位,应及时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尿液细胞学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输尿管镜活检等,以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