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直接灸:
是将点燃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以刺激穴位。
由于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导致灼伤,因此常用于慢性病或局部不适。
每次灸疗时间可根据耐受程度调整,一般为10至15分钟。
2.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柱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如姜片、蒜片或盐。
这种方式能有效缓解灼痛感,适用于体质较弱者或敏感部位。
常用的介质包括生姜(适合寒湿症)、大蒜(适合风寒症)和盐(适合腹痛)。
3.温针灸:
是结合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将针刺入穴位后,将艾绒附于针柄点燃。
这种方式可以同时发挥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适用于痛证、瘀血等问题。
每个穴位的施灸时间一般为5至10分钟,根据症状和耐受情况调整。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温热刺激人体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功能。在使用艾灸时,应注意避免直接对着开放性伤口、肿胀发炎部位,以及孕妇腹部进行操作。同时,施灸过程中要注意防火安全,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