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气虚型:此类症状常见于脾气虚弱。脾主运化水湿,若气虚无力推动,则水湿停留,导致消化不良和便溏。同时,脾胃功能失调会使得大便前段干结,排便困难,而后段则因积聚的水分过多而稀薄。患者除了大便异常外,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
2.湿热型:体内湿热壅滞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异常,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湿热下注影响肠道,使部分粪便提前吸收水分,从而导致前干后稀。另外还可能出现口苦、心烦、小便黄赤等症状。
3.食积型:由于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油腻,导致食物积滞胃肠,使得肠道蠕动减慢,前段粪便干结。而后段因未能充分吸收水分,加之肠道受刺激,会出现稀便。腹胀、嗳气、恶心等也是常见伴随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的治疗,通常通过调理脾胃、祛湿清热或消食导滞来缓解症状。通过辨别不同证型,可以选择相应的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用于气虚型,藿香正气丸用于湿热型,保和丸用于食积型。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