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能够储存尿液的容量有限,正常成年人膀胱容量大约在300到500毫升之间。夜晚卧床时,身体的血液循环有所改变,更多的血液进入肾脏,导致尿液生成增多,从而增加了排尿的频率。
2.体位改变:
卧位时,水分从下肢回流至心脏,经过肾脏处理后产生更多的尿液。这种现象被称为“卧位利尿”,在躺下时尤为明显。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会导致膀胱壁发炎,使膀胱对较少量的尿液也有敏感反应,导致频繁的尿意。还会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4.饮水量和饮食习惯:
睡前饮用大量液体,尤其是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会增加夜间排尿次数。咖啡因和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促进尿液生成。
5.压力和焦虑:
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进而影响膀胱功能,导致夜间频繁感觉想要小便。
6.其他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特别是在控制不佳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夜间多尿。中老年女性由于激素变化,可能会出现类似症状。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
避免睡前2小时内大量饮水,尤其是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养成定期排尿的习惯,尽量在入睡前上一次厕所。
保持心理放松,避免焦虑情绪。
如果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