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能治好吗,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2024-12-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膜性肾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的肾小球疾病,但其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虽然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展至尿毒症,但采取适当的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1.膜性肾病的基本情况:

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病。

常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在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约20%。

2.治疗和预后:

约1/3的膜性肾病患者在没有特殊治疗的情况下,自然缓解,尿蛋白消失。

另1/3的患者会有蛋白尿持续存在但肾功能保持稳定,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

剩下的1/3的患者若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逐渐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3.会否发展成尿毒症:

统计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膜性肾病患者中,大约10-40%可能在5-15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

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可显著延缓或防止肾功能恶化。

4.治疗方法及其效用: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RAS系统抑制剂等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方面,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压与血糖也对病情管理有帮助。

应密切关注膜性肾病的发展情况,遵从医生建议进行规律检查和治疗,能够大大减缓病情进展,降低发展成尿毒症的概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