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2024-1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心肌是指心脏的肌肉组织,而心肌炎则是心肌发生炎症的状态。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会直接感染心肌细胞,或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对心肌的攻击,从而导致心肌炎症。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柯病毒等。这些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血液进入体内,进而影响心肌。感染早期,可能会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胸痛、心悸、气短等心脏相关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心肌细胞的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这些病理变化会导致心肌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血清标志物的检查。心肌活检虽然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因其侵入性较强,临床上并不常规使用。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支持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来减轻炎症反应。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心脏移植。

病情轻者在治疗后可能完全恢复,但一些可能会留下心肌纤维化,导致长期心功能不全。早期发现和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