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植物来源:
白芍:主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通常为栽培品。
赤芍:多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野生赤芍或草芍药的干燥根及根茎。
2.药用部分:
白芍:使用的是芍药去皮后的干燥根。
赤芍:使用的是赤芍或草芍药未经去皮的干燥根及根茎。
3.药效:
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血不足、月经不调、腹痛等症状。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发斑、吐血、目赤肿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4.颜色和外观:
白芍:外观呈白色或类白色,质地坚硬,断面洁白细腻。
赤芍:外观呈棕红色或紫红色,质地较硬,断面带红色放射纹理。
5.用途:
白芍:多用于补益药,因其滋补作用突出,在补血、平肝方面应用广泛。
赤芍:多用于活血化瘀药,因其活血散瘀效果显著,在治疗瘀血阻滞的疾病中应用较多。
根据上述区别,可以明确芍药既指白芍也指赤芍,两者在植物来源、药效及用途等方面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芍药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