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易激综合征概述:这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症状通常在排便后得到缓解。
2.发病机制:肠易激综合征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与肠道运动异常、肠道敏感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心理因素等有关。
3.流行病学:全球范围内,约10%至15%的人口受到影响。成人更为常见,且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
4.诊断标准:通常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符合罗马IV标准,即在过去的3个月中,至少每周1天有与排便相关的复发性腹痛,并伴随排便频率或粪便形态的改变。
5.治疗方法:管理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建议增加纤维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药物如抗痉挛药可用于缓解症状。
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