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病因:
脑供血不足通常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由暂时性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其原因可能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血管狭窄或痉挛。
脑梗则是指由于某段脑血管被血栓或栓塞物阻塞,导致血流中断,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这通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心源性栓子造成的急性事件。
2.症状:
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一般是短暂的,持续时间多为几分钟至数小时,包括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肢体无力、面部麻木、言语不清等,但不会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脑梗的症状则更为持久且严重,可能包括单侧肢体无力或瘫痪、意识障碍、视力丧失、严重头痛等,并常导致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伤。
3.诊断: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必要时使用影像学检查如颈动脉彩超来评估血流情况。
脑梗的诊断一般需要影像学证据,如CT或MRI,以确认脑组织是否有缺血坏死的现象。
4.治疗: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复发,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控制危险因素。
脑梗的治疗则更加紧迫,可能需要溶栓、血栓切除术等急性处理措施,以及康复训练以恢复受损功能。
脑供血不足和脑梗均与血管问题密切相关,但其严重程度和长期影响差异显著。理解二者的区别对于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