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创面尚未完全愈合
肛瘘手术本质上是在患处切开、清除病灶,并让组织自然生长修复。由于肛门区域属于高菌群环境,创口会暴露于细菌中,容易形成少量脓液。通常,在术后2-6周的恢复期内,随着创口逐渐愈合,脓液分泌会逐步减少直至消失。
2.残余感染
如果术中未能彻底清除所有感染组织或术后护理不当,残留的病灶可能再次受到细菌侵袭,继续产生脓液。例如,部分患者因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原因,伤口愈合能力减弱,更易导致持续性或反复感染。
3.复杂型肛瘘残留支道
复杂型肛瘘可能存在多个隐匿的感染通道,医生手术时可能难以完全处理。术后若有漏诊的支道未被清除,残存的瘘管可能持续分泌脓液。
4.术后护理不足
手术后需要保持创面清洁,每日用温水坐浴,按时换药。如果护理不到位,局部卫生状况恶化,容易发生继发感染,从而导致脓液分泌增加。
5.慢性伤口炎症反应
手术创面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度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引起少量渗出物,包括脓液样分泌物。但通常较为清淡,不含浓厚的脓性物质。
术后出现持续或大量脓液,应尽早就医排查潜在问题,如残余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情况。在恢复期间,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嘱,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