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配戴框架眼镜:这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通过适当的镜片调节入射光线的聚焦,使其准确落在视网膜上,从而增强清晰度。框架眼镜简单、安全,适合大部分人群,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眼球结构或控制近视进展。
2.使用角膜接触镜: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是主流选择,尤其是后者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延缓部分青少年近视的加深。夜间佩戴的角膜塑形镜(OK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形状,白天无需戴镜即可获得清晰视力,对控制近视进展具有一定效果,但需要严格遵守规范使用以避免感染风险。
3.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表层消融术和飞秒激光辅助的手术方式。这类手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近视,大多适用于成年且近视度数稳定的人群。但它无法逆转眼轴过长带来的风险,如视网膜脱离等。
4.植入式人工晶体手术:针对高度近视或角膜条件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植入人工晶体进行矫正。这项手术不影响原有晶状体,矫正范围较广,效果持久,但属于有创性手术,需评估潜在并发症。
5.药物干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近年来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有效,但需要长期坚持使用,同时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副作用。
6.环境与行为调整:包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良好阅读姿势等,这些措施不能治愈既有近视,但对延缓未成年人近视加深至关重要。
目前,医学界更加关注如何控制近视进展以及减轻其相关并发症风险。在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时,需结合个体的年龄、职业需求、眼部健康状况等务必在眼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