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均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负担。这些药物在肝脏代谢,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或肝功能损伤。而酒精亦通过肝脏代谢,会增加肝脏的负荷,使药物引起肝损伤的风险显著提高。
2.酒精可能影响部分抗结核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例如,利福平与酒精共同作用可能进一步诱导肝酶活性,干扰药物代谢过程,从而使药物浓度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
3.饮酒还可能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某些患者服用异烟肼后饮酒,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心悸、头晕等反应。长期饮酒者本身可能已有肝功能受损,加大了用药期间发生严重肝病的可能性。
4.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指南建议,抗结核治疗期间应戒酒,尤其是在初期强化治疗阶段。当治疗结束且医生评估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是否可以饮酒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抗结核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严格遵守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有误饮酒精,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以便及时评估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