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男婴在出生前几周内睾丸应该从腹腔下降到阴囊。如果在出生后6个月内,睾丸仍未下降,就被诊断为隐睾。
2.隐睾的发生率约为3%-4%新生男婴中,但在早产儿中则可高达30%。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下降的睾丸比例逐渐减少,到1岁时约有1%患儿仍存在隐睾状态。
3.隐睾分为可触及和不可触及两类。可触及隐睾意味着睾丸停留在腹股沟或其他位置,通过体检可以摸到;不可触及隐睾则是无法通过体检发现,多数位于腹腔内。
4.长期隐睾未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不育症、隐睾扭转以及恶性肿瘤风险增加。研究表明,隐睾患者成年后的睾丸癌风险比正常人群高出约20-40倍。
5.诊断隐睾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必要时可借助超声波或磁共振成像进行辅助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激素疗法和手术治疗,通常建议在1岁左右进行手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隐睾是一种需要尽早干预的疾病,其诊断与治疗对于降低未来健康风险至关重要。家长应注意男婴的生殖器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