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性因素:
疲劳:长时间工作或运动后,肌肉疲劳可能导致手指颤抖。
情绪紧张:焦虑、压力或情绪波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短暂的手抖。
咖啡因摄入过多:饮用大量咖啡、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加速心跳并导致手抖。
低血糖:血糖水平骤降时,身体会出现颤抖、出汗等症状。
2.病理性因素:
本态性震颤: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通常在家族中有遗传倾向,表现为手部及其他部位的轻度颤抖,在情绪紧张或使用手部时更明显。
帕金森病: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即当手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颤抖,活动时反而减轻。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引起新陈代谢加快,表现为心悸、出汗、体重下降及手抖。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引起手抖作为副作用。
神经病变:例如多发性硬化症、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手部不自主颤抖。
定期监测症状变化,记录手抖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及关联因素(如饮食、情绪等)。若手抖频繁且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定具体原因,接受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