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液体摄入:建议避免在晚间大量饮水,尤其是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定时排尿:制定定时排尿的计划,如每2-3小时一次,可以帮助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
体重管理:超重会增加腹腔压力,从而加重尿失禁症状,因此控制体重是重要的一环。
2.骨盆肌肉锻炼:
凯格尔运动:通过定期进行骨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改善尿失禁情况。每天进行3次,每次10-15分钟效果较好。
3.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可以减缓膀胱过度活动从而减少尿急和尿频现象。
激素疗法:对于女性,局部使用雌激素可以有助于恢复尿道和膀胱周围组织的健康,提高控尿能力。
4.器械辅助:
尿失禁垫和成人纸尿裤:可以在外出或无法及时上厕所时使用,提供临时解决方案。
阴道托:对于女性,可以借助阴道托来支撑膀胱,防止尿液不自主流出。
5.外科手术:
悬吊手术:通过手术提升并固定尿道,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主要用于严重尿失禁患者,通过手术植入人工装置控制尿流。
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就医检查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家属和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帮助老年人建立信心和坚持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