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是什么

2024-11-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疝是指内脏或组织经由正常存在的或病理形成的孔隙脱出体腔的一部分。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局部肿块和疼痛。

1.腹股沟疝:

发病率最高,约占所有疝病例的75-80%。

男性多见,女性较少。

多见于右侧腹股沟区。

可分为斜疝和直疝。

斜疝:从腹壁下动脉外侧进入腹股沟管。

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穿过腹股沟后壁。

临床表现:站立、活动时可见腹股沟区出现肿块,平卧时肿块消失,常伴有酸胀感或轻度疼痛。

2.股疝:

比较少见,约占所有疝病例的2-4%。

女性多见,尤以多次妊娠者为主。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靠近大腿根部。

临床表现:站立、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韧带下方出现小而硬的肿块,有时伴有明显疼痛。

3.刀口疝:

发生在手术切口处,发病率约为10-15%。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时易发生。

临床表现:手术切口附近出现肿块,站立、咳嗽或用力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4.脐疝:

新生儿、婴幼儿和肥胖成人易患。

肿块位于脐部,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临床表现:脐部肿块,哭闹、用力时明显,平卧时减小或消失。

5.白线疝:

发生在腹壁白线上,多见于上腹部。

临床表现:上腹部正中线出现肿块,伴有隐痛或胀痛感。

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适当体重,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诱发因素,有助于预防疝的发生。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