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高油高盐类:
长期食用高油脂的炒菜(如红烧肉、油炸类菜肴)容易增加体内的湿热负担,从而引发上火。高油脂会使消化系统压力增大,导致热气难以排解。
高盐分的炒菜(如重口味的咸煎鸡翅、浓酱炒菜等)容易影响身体水分代谢,引起口干舌燥、喉咙不适等上火症状。
2.辛辣刺激类:
含有大量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的菜肴(如麻辣香锅、辣子鸡丁、回锅肉等)会刺激胃肠道,产生燥热效应。长期或过量食用这些食物,容易出现嘴唇干裂、嗓子疼痛等问题。
辣味调料过多的菜肴还可能加速血液循环,使本身体质偏热的人更加容易上火。
3.温热性食材:
某些食材天生带有温热性,比如羊肉、牛肉等,高温烹饪后更容易激发其热性。如果搭配辛辣调料(如孜然羊肉、辣炒牛肉片等),则进一步增加上火的可能。
较常见的炒菜如韭菜炒鸡蛋、生姜炒肉片等,因韭菜和生姜性属温热,也可能加剧上火现象。
4.含糖量较高的炒菜:
糖醋类菜肴(如糖醋里脊、宫保鸡丁)因大量使用白糖或糖浆,容易在体内形成“内热”。这种情况尤其普遍于那些喜欢吃甜辣风味的地区。
5.油炸与复炒类菜肴:
经过油炸再加工的食物(如干煸四季豆、干锅肥肠)含有更多的氧化产物,会对肝脏造成一定负担,加重上火倾向。
控制上火风险,可选清淡低油少盐的烹饪方式,如蒸、煮或微炒;适当减少辛辣、重口味调料的摄入;搭配凉性食材(如绿豆芽、冬瓜)。气候炎热或体质偏热时,应尤其注意饮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