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通常由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大约50%的贫血病例与缺铁有关。
2.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数据显示,维生素B12缺乏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而叶酸缺乏可能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3.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骨髓不能产生足够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大约每百万人中有2到5人受到影响。
4.溶血性贫血:这一类型贫血是因为红细胞被过早破坏,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或免疫系统异常所致。在一些特定人群中,比如有镰状细胞病的人群中,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通过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豆类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帮助提高铁的吸收率。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营养补充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