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起源和病理特征:
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病理特点包括小细胞比例高、核分裂象多,细胞大小均匀且成团。由此,小细胞肺癌常被认为是增殖速度快且恶性程度高的肺癌类型。
腺性细胞癌(通常称为肺腺癌):起源于肺泡或支气管上皮细胞,以腺体结构和/或乳头状、实性、微乳头状等病理形态为主,可伴有黏液产生。这种癌症类型进展相对较慢,且往往在早期阶段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2.临床表现:
小细胞肺癌:由于其快速增殖和倾向于早期转移,该类型癌症常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以及体重减轻。小细胞肺癌还容易引起副肿瘤综合征,如异位激素分泌导致的库欣综合征。
腺性细胞癌:相对而言,腺性细胞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随着疾病发展,症状可能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因此常规筛查和早期诊断在此类型癌症中尤为重要。
3.预后及治疗策略:
小细胞肺癌:通常对化疗和放疗敏感,然而复发率较高,整体预后较差。治疗方案强调早期干预以控制病情扩散。
腺性细胞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靶向药物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基因突变状态。早期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小细胞肺癌与腺性细胞癌在细胞来源、病理特征以及临床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各自的诊治策略和预后评估。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精确地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