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供血不足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脑血管变窄或阻塞,进而减少血流量。
2.研究表明,约有2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脑供血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人群中更为显著。这些慢性病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进一步影响脑部供血。
3.除了头痛和头晕,患者还可能出现行走不稳、视力模糊、语言表达困难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全面的临床评估非常重要,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脑卒中和痴呆等。
4.诊断脑供血不足通常涉及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全身血管状态也很关键。
5.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为目标,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和扩张血管类药物。
6.预防措施同样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发生脑供血不足的风险。建议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极管理健康因素,可有效降低脑供血不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