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评估潜在原因:
高眼压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由于某些药物、外伤或其他眼病导致。
家族史、年龄、种族以及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详细眼科检查:
视野检查:检测是否存在视野缺损。
视神经检查:通过眼底镜观察视神经头是否有损害迹象。
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厚薄可能影响眼压测量结果。
3.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通常首选使用降眼压药物,例如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
激光治疗:如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作为药物治疗无效时的选择。
手术干预:如小梁切除术,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法控制眼压的情况。
4.定期随访:
定期复查眼压及视功能,以监控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定期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进行个体化调整。
高眼压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降低青光眼发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