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定义差异:
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孔洞而突出至体外,常见于腹股沟、脐部以及切口部位。
肠粘连:是指肠道与腹腔内其他组织或器官间形成异常纤维连接,通常由于手术后愈合过程导致。
2.发生机制:
疝:主要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加(如重物提举、便秘等)或者腹壁薄弱导致。疝的发生并不直接涉及肠粘连。
肠粘连:常见原因包括腹部手术、感染、创伤等,因这些因素导致组织愈合时产生纤维性结构粘连。
3.症状表现:
疝:可表现为腹部局部隆起,伴有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用力时。
肠粘连:可能引起肠梗阻、腹痛、腹胀等症状。
4.诊断与治疗:
检查方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可以帮助明确疝的位置和性质;而肠粘连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或手术探查来确认。
治疗方案:疝通常需要手术修复,而肠粘连如果引发严重症状如肠梗阻,也可能需要介入治疗。
虽然疝本身不会导致肠粘连,但在腹部手术后,有可能同时出现这两种情况。对于腹痛、腹部隆起或消化系统异常,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