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痢疾:患者会出现腹痛和腹泻,大便带有黏液和血液。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治愈后通常症状消失。
2.痔疮:由于直肠或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导致出血,排便时可有鲜血附着在粪便表面。通常伴随疼痛或瘙痒。
3.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以及大便带血。长时间慢性发作可能影响营养吸收。
4.结直肠癌:早期阶段可能仅表现为大便带血和形状改变,晚期则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等更严重症状。
5.肠道息肉:虽然性质多为良性,但部分可能发展为恶性,导致大便出血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非常重要,以便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经过适当的诊断和管理,可以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