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尽量保持水泡完整:水泡的覆盖层可以保护下方新生成的皮肤,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水泡较小且没有破裂,不建议自行戳破。
2.使用无菌针具处理大水泡:若水泡较大且影响活动,可以使用消毒过的针具在水泡边缘轻轻刺破,让液体流出,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3.保护受损区域:使用抗菌软膏和无菌纱布包裹水泡,以防止细菌感染,并减少摩擦。
4.避免进一步摩擦:选择合适的鞋袜,确保大小适中且透气性良好,减少再次发生水泡的风险。
5.注意观察愈合情况:如果出现红肿、热痛或者分泌物异味等感染迹象,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水泡处理时需注意卫生,以防感染加重情况。穿着舒适合脚的鞋袜,有助于降低水泡形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