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冻伤的机制:冻伤发生时,身体的局部如手指、脚趾、耳朵等部位的血液循环减慢,可能导致这些区域组织结冰。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环境温度极低且暴露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2.体温调节:当人体在极冷环境中失温时,可能无法保持正常的核心体温,这被称为低体温症。低体温症的定义是核心体温降至35℃以下,是一种全身性的体温降低,与冻伤不同,但两者可能同时发生。
3.暴露时间与严重性: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不但会增加冻伤的风险,也可能导致全身性体温下降。尤其是在缺乏适当保暖措施时,体温下降的风险更大。
4.生理反应:身体为了维持核心温度,会收缩外周血管,以减少热量流失。这一过程虽然有助于保护内脏器官,却增大了四肢等部位发生冻伤的可能性。
对于预防冻伤和体温降低,应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如穿着防风防水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寒环境中。一旦出现冻伤或体温下降的迹象,应迅速采取保暖措施并寻求医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