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耳朵湿润或异物感:奶液进入耳道后,可能会造成耳内潮湿的感觉。如果未能及时清理,湿润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
2.耳道分泌物增多:奶液残留在耳道中,可能会与耳垢混合形成较粘稠的分泌物。如果奶液量较多且长时间停留,分泌物可能增多并带有异味。
3.哭闹或烦躁:由于奶液刺激,婴儿可能表现出哭闹、抓耳等行为。这通常是因为耳道内部感受到不适或轻微疼痛。
4.耳部红肿:奶液残留可能诱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耳廓或耳道周围轻度红肿。在炎症加重时,也可能出现触碰时的敏感或疼痛。
5.感染迹象:若奶液未能及时清理干净,可能引发中耳感染(中耳炎)。此时可能伴随发热、持续性哭闹,以及耳道流脓等症状。
6.听力变化:如果奶液影响到鼓膜或中耳结构,严重时可能出现听力减退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若婴儿奶液流入耳朵,应立即用干净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外耳部分,不可使用棉签深入耳道操作,以免将奶液推得更深。观察是否出现上述症状,若怀疑有感染或不适加重,应尽快就医检查。避免使婴儿耳朵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注意喂奶姿势以减少意外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