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情绪状态:
悲伤、绝望感明显减少,情绪趋于平稳。
自我评价逐渐提高,不再频繁出现自责、自罪等负面认知。
不再有强烈的内疚或无价值感,并能正面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思维模式:
负面思维的频率显著下降,对未来不再充满悲观。
思维集中能力恢复,注意力不易分散,决策能力提升。
不再反复出现轻生念头或计划,安全感增强。
3.兴趣与活动:
恢复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包括工作、学习或娱乐。
愿意主动参与社交活动,与亲友交流的频率增加。
动力增强,可以完成生活中常规任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惫。
4.睡眠与饮食:
睡眠质量好转,例如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过多的情况缓解。
饮食规律性增强,体重回归正常范围,暴饮暴食或食欲减退现象消失。
5.社会功能:
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承担角色责任,如家庭成员、职业角色等。
在交往中表现出更多正向的情绪表达,不再过度回避人际关系。
对未来生活恢复规划能力,有明确的目标和执行计划。
即使症状缓解,也需要定期随访并关注可能引发复发的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或压力。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的依从性依然重要,以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