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对大脑的多重损害,是真的吗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焦虑可能对大脑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短期的,还可能引发长期变化。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状态可以通过生理和心理机制损伤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海马体萎缩:研究显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能导致海马体容积减少。海马体是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其萎缩可能引发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

2.杏仁核过度活跃:焦虑会使位于大脑中的杏仁核过度兴奋。杏仁核负责处理情绪反应,特别是恐惧和威胁信号。如果其过度活跃,可能导致持续的紧张、易怒和对环境的过敏反应。

3.前额叶皮层功能下降:长期焦虑可能抑制前额叶皮层的正常活动,这一区域主要负责决策、注意力控制和情绪调节。当其功能下降时,大脑更难以平衡情绪,进一步加重焦虑。

4.神经递质失衡:焦虑会扰乱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这种失衡可能进一步强化焦虑症状,同时降低情绪的稳定性。

5.诱发慢性炎症:长期焦虑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压力激素(如皮质醇),这可能损害神经元,甚至诱发慢性炎症,从而对大脑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6.白质连接受损:根据一些影像学研究,焦虑可能改变大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这些纤维束在神经信号传递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受损可能削弱不同脑区间的信息交换效率。

需要关注的是,虽然焦虑确实可能对大脑产生这些不利影响,但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例如心理治疗、药物干预和健康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减轻焦虑带来的损害并促进大脑的恢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