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疾病控制的益处
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控制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疾病的症状至关重要。长期服用可显著减少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据研究显示,坚持服药可以将复发率降低50%以上,并帮助大多数患者维持社会功能。
2.代谢相关副作用
长期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代谢异常,例如体重增加、血糖升高以及血脂紊乱。这些变化可能使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约40%-60%的患者可能会经历体重明显增加。
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即不受控制的面部或四肢抽动,这一风险随着服药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约有20%-30%的长期使用者可能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肌肉僵硬和动作缓慢。
4.激素水平的变化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干扰垂体-下丘脑轴,导致催乳素水平上升,引起月经紊乱、乳房增大或泌乳等现象。临床数据显示,这种现象的发生率在30%-70%之间,具体与药物类型相关。
5.认知功能的改变
一些研究提示,长期大剂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对认知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但这种影响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6.药物依从性及耐受性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患者可能因不良反应或症状缓解而减少或停止服药,这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发展出对某种药物的耐受性,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