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认识并接纳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意味着个人有缺陷。接纳焦虑情绪而不是与之对抗,可以帮助降低内心冲突。例如,可以每天记录15分钟的情绪日记,将自己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写下来,这有助于理解焦虑背后的原因。
2.关注现实目标,避免过度追求完美
焦虑型内耗人格常伴有高标准和对失败的强烈恐惧。建议设定具体、可操作的短期目标,每天完成2-3件简单的任务,不必将目标设定得过高。研究表明,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能够有效减少压力源。
3.练习正念与呼吸调节
正念冥想与深呼吸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正念练习可以通过专注当下的感受来减少对未来的担忧,每天花5-10分钟进行正念呼吸练习能够让交感神经系统放松,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4.学会拒绝、不迎合他人期待
内耗人格往往倾向于取悦他人,给自己施加额外压力。例如,可以尝试在面对任务或请求时,评估自身能力是否足够完成。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应尝试直接拒绝,而非牺牲自己的时间。统计显示,学会拒绝能有效减轻内耗带来的疲惫感。
5.强化积极的社会支持体系
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与值得信赖的人分享内心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显著改善孤独感,并降低长期焦虑风险。如果困扰较严重,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6.规律作息与适量运动
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同时每周安排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或游泳。这些生活方式调整不仅能提升体能,还能平衡神经递质,进而改善心理状态。
焦虑型内耗人格需要循序渐进地调整心态和行为模式,不宜急于求成。通过长期坚持积极的改变,可以逐步缓解焦虑与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