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监测体温
持续出汗通常与体温升高有关,需使用体温计进行规律监测。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若体温超39℃,应警惕是否存在更严重的感染。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出汗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增加脱水风险。建议饮用温开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例如补液盐溶液,以维持体内平衡。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可能加重脱水的饮品。
3.注意休息与环境调节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应尽量卧床休息。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吸湿透气且保暖适度的衣物,以防止因出汗后体温骤降引发其他问题。
4.观察伴随症状
若除了持续出汗外还出现胸闷、心率增快、精神萎靡、全身乏力等症状,需提高警惕,排查是否有细菌性感染、心血管问题或其他合并症,尤其是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
5.合理用药
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感染所致,无需盲目使用抗生素。可以根据具体症状选用药物,如鼻塞严重时选用减充血剂,对咳嗽可用祛痰止咳药,但应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以免药物产生叠加副作用。
6.及时就医
如果症状持续恶化,特别是3天以上高热不退、剧烈头痛、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重度感冒常见但不可轻视,尤其是持续出汗可能掩盖潜在危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