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肠道适应变化:手术后,由于部分肠道被切除或改变,肠道对于营养物质、液体的吸收和蠕动节律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排便频率增加。这种情况在术后初期较为常见,但如果持续三年,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2.饮食习惯影响:术后饮食的调整也可能对排便产生影响。高纤维饮食有助于改善排便规律性,但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腹泻,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反之,低纤维饮食可能造成便秘。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非常重要。
3.肠道感染或炎症:术后肠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或炎症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排便次数和性质的变化。必要时可通过粪便检查或结肠镜检查来确认。
4.肠易激综合征:术后可能出现功能性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其特征包括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发作。医生可能建议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
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加重肠道功能紊乱。心理辅导或放松训练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若频繁排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并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检查也是确保恢复健康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