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内粪便滞留时间过长,细菌分解粪便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亚硝胺和胆汁酸衍生物)增加。这些代谢产物中有些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但其具体作用和影响尚未完全明确。这些化学物质的积累可能会刺激肠道壁,引发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被认为可能与癌变存在一定联系。
2.便秘的背后原因可能与癌症的危险因素有所重叠。许多导致便秘的因素,如长期摄入膳食纤维不足、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以及肥胖等,也同时是大肠癌的已知危险因素。长期便秘可能只是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之一,并非单一决定因素。
3.长期便秘还可能掩盖早期大肠癌的一些症状。例如,大便规律改变、便血或排便困难有时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便秘经常发生且未及时检查,可能延误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4.部分研究表明,便秘患者出现痔疮或肛裂的几率较高,而持续的腹压升高和肛周损伤可能会使局部组织受损甚至感染。这些情况虽然不直接引发癌变,但可能对肠道健康造成额外负担,间接增加肠道病变的风险。
偶尔的便秘通常无害,但长期、严重的便秘应该引起警惕,尤其是伴随体重下降、贫血或大便性状明显异常时,应尽早就医筛查大肠癌或其他可能的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