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应否多进行行走

2025-04-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结肠癌术后适度行走是有益的,但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恢复情况以及医生建议进行调整。适当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还可减少某些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1.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肠道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功能减弱,表现为腹胀、排气延迟等现象。适量行走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气体和粪便排出,从而缓解术后胀气问题。研究数据表明,每日累计行走30分钟以上的患者,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非活动组缩短了约20%。

2.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血液流动减慢,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而术后适量行走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

3.改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结肠癌术后患者常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步行是一种温和的运动形式,可以通过释放内啡肽缓解负面情绪,且有助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4.增强体质与加速康复:术后体力通常会有所下降,而逐步增加适量的行走活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为下一阶段的康复奠定基础。

术后行走的强度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对于刚接受手术的患者,通常建议每日分多次短时轻量行走,避免过度疲劳或牵扯伤口。如在行走过程中出现明显疼痛、头晕或其他不适,应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