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抗生素
若腹泻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霍乱、沙门氏菌感染),可使用诺氟沙星或头孢类药物。
阿米巴痢疾患者可选择甲硝唑。
必须明确病原菌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
2.止泻药
洛哌丁胺:用于非感染性急性腹泻,通过减少肠道蠕动缓解症状。
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适合轻度腹泻患者。
不建议长期使用止泻药,尤其在感染性腹泻时,应优先排除致病因素。
3.益生菌制剂
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适合腹泻伴随肠道功能紊乱者。
这些药物通常作为辅助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案联合使用。
4.外用药物
肛门灼热感可能由腹泻刺激肛周皮肤所致。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可减轻局部刺激,形成保护膜。
若伴有明显疼痛或感染迹象,可考虑使用含抗生素或激素的外用药,但应严格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5.补液和营养支持
长期腹泻易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饮食方面建议易消化、高营养食物,如清淡粥汤,避免刺激性食物。
以上治疗手段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同时还需警惕基础疾病风险,如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或内分泌疾病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早做肠镜检查或其他相关评估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