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做梦是人体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常见现象。一个正常成年人每晚睡眠周期中约有4至6次的快速眼动期,每个周期持续10至30分钟,这些阶段最容易出现梦境。如果个体对梦境的记忆能力较强,就会感觉每天都在做梦。
2.睡眠质量问题
长时间连续做梦可能与睡眠结构紊乱有关,例如深度睡眠比例减少、快速眼动睡眠比例增加。这可能导致睡醒后感到疲惫。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包括熬夜、不规律的作息、环境噪声等外部干扰。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压力、焦虑或情绪波动可以显著影响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频率和强度,使人更容易记住梦境。例如,焦虑情绪可能使大脑皮层过度活跃,即使在睡眠状态下也无法完全放松。
4.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晚餐摄入过多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或饮用含咖啡因、酒精的饮品,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质量。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剂)可能改变睡眠结构,导致梦境频繁。
5.身体健康状况
某些疾病可能引发多梦现象,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此类疾病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或睡眠模式,使大脑更加活跃。
如果连续两个月频繁做梦,建议注意作息规律,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果长期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白天困倦、情绪低落或记忆力减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调整,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