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认知与情绪影响:
在24小时内,注意力和记忆力开始明显减退,反应速度变慢。
超过36小时后,可能出现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以及短暂的幻觉。
若持续48小时以上,则易出现强烈的焦虑、情绪失控及抑郁倾向。
2.免疫系统受损:
研究表明,连续36小时以上缺乏睡眠会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抗病毒和抗感染能力减弱。
长期来看,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因子的生成,从而提升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类疾病的风险。
3.生理功能紊乱:
睡眠剥夺超过48小时,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寒冷或发热感。
内分泌系统受到干扰,例如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血压上升和食欲异常。
肝脏代谢能力显著下降,可能引起毒素累积。
4.神经系统问题:
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无法正常运作,表现为手部震颤、肢体协调性下降以及疲劳感加剧。
如果超过72小时,部分人可能发展出严重的精神症状,如幻听、感觉异常甚至急性精神病。
5.死亡风险:
极端情况下,长期睡眠剥夺(例如数周)可能导致器官衰竭和多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威胁生命。
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应确保每晚7至9小时的充足睡眠,以避免上述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