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压力和情绪因素:压力、焦虑或过度思考会导致神经系统更为活跃,增加做梦的频率和清晰度。焦虑时,大脑在休息中仍然持续处理信息,容易出现更多复杂或情绪化的梦境。
2.睡眠质量:睡眠不足或睡眠结构被打乱,如频繁夜间醒来,会导致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相对延长,从而增加做梦的时间。
3.饮食和药物:
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会影响睡眠深度,使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提前出现或占比增多,增加做梦的可能。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安眠药或者戒断某些药物时,大脑的睡眠调节机制会发生变化,也可能增强梦境体验。
4.生理状况:身体某些疾病或内分泌改变,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均可能引发脑部活动增强,从而导致频繁做梦。
5.潜意识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未解问题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往往会以梦境的形式被大脑再次整理和加工。
6.外部干扰:床铺不舒适、噪音、光线等外界环境因素也可能降低睡眠质量,并可能使梦境更加频繁和明显。
如果经常做梦并伴随疲劳感、情绪波动或长期失眠,应及时调整作息或寻求专业帮助进行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