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正常生理现象和短期诱因
每个人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都会出现做梦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生理活动。如果频繁做梦不影响日常生活,通常无需特别干预。压力、焦虑、疲劳、不良睡眠习惯等因素也会导致短期内梦境增多。
2.潜在睡眠障碍
长期频繁的、多梦且伴随醒后疲惫感可能提示睡眠障碍,如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此时可挂号神经内科,由医生通过睡眠监测等检查手段确认具体问题。
3.心理健康因素
如果多梦伴有情绪问题、明显的焦虑、抑郁或创伤性事件,可能涉及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类情况下建议挂号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
4.身体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某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或胃肠道问题也可能间接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和多梦。若怀疑与此相关,可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内分泌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尽早明确原因有助于改进睡眠质量,同时注意调整作息和放松心态。